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将白光经过棱镜或光栅分光器分离成各种波长的光,并通过样品溶液后测量透射率或吸光度。在紫外光区,常用的波长范围是200-400纳米,而在可见光区则是400-800纳米。这些波长区间中,有许多化合物或者生物分子都具有*的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测量它们的吸光度来确定其浓度或者结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分光器、样品池、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通常情况下,光源使用的是氘灯和钨灯,其中氘灯主要用于紫外光区,钨灯主要用于可见光区。分光器是为了将可见光和紫外光分离出来,通常通过棱镜或者光栅实现。样品池用于容纳样品,通常使用的是石英或者玻璃材料。检测器则是将经过样品溶液后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常用的检测器是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数据处理系统则是用于将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岛津UV26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生物分子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蛋白质和核酸分析中,可以利用它们在紫外区域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其浓度和纯度。DNA和RNA的吸收峰位于260纳米左右,而蛋白质的吸收峰通常在280纳米左右。因此,通过测量这些分子在紫外区域的吸光度,可以非常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浓度和纯度。
除了生物分子分析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在环境监测和医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水质分析中,可以通过测量水中污染物的吸光度来确定其浓度。在医药研究中,可以使用该设备来定量分析药物的含量和纯度。
岛津UV26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分析仪器。它利用紫外和可见光谱线的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并成为现代实验室不可少的工具之一。